快门速度是什么意思?
1。打个比方:你在黑暗的地方看远处的一块路牌的时候,你必须睁大了眼,慢慢地看清楚了.如果在白天,光线很好,那你只要用一眨眼的功夫就看清楚了这块路牌了.
你看清楚这块路牌所用的时间,就好象是相机的快门速度.
如果光线好,那速度就不用太长,比如1/125秒,1/1250秒~~~1/1000秒如果光线差,就要用1/15 1/8 秒,1秒,甚至几秒或几分钟等慢的速度.
在照相中,快门速度要与光圈(就是你睁大眼睛的程度)配合使用.
2。快门速度是指快门开启和关闭让感光介质曝光这个过程的时间(曝光时间),而不是按快门的时间。如“1/30”是指曝光时间为1/30秒,“1/1000”是指曝光时间为1/1000秒。曝光时间越短(快门速度越快),进光量越少,曝光时间越长(快门速度越慢),进光量越多。
3。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。速度越快的快门,曝光时间控制越短(对应的光圈口径就要越大,光圈值越小,才能保证曝光正确),抓拍运动对象越清晰,照片也越不容易模糊。
1/2000的快门速度就是1/2000秒,这是机器的最高快门速度。这种机器比1/1600秒快门速度的要好。 除了看快门速度外,选择数码相机还要看最大光圈是多少。注意光圈值f值越小,光圈越大,也就是进光量越多。也就是说,最大光圈f2.8的数码相机比f3.5的要好。
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,是看CCD或CMOS尺寸。1/1.7英寸的CCD比1/2.5英寸的要大些,成像细腻些。不要简单看像素多少来选择相机。有时候1/1.7英寸的像素可能标称比1/2.5的还少,但是其成像清晰度还是会高些。
4。快门不单要看“快”还要看“慢”,就是快门的延迟,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,用来拍夜景足够了,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“噪点”,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。另外,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,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、快门优先模式。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的大小,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,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照静止物体。而快门优先模式,就是由用户决定快门的速度,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。所以,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物体,特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,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,在实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明显。在选购数码相机时,你最好选购具有这几种模式的机型以保证拍摄的效果。
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,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,拍摄弹性更高,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,最多提供如2秒、8秒、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。